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

聽完導覽達人經驗分享的心得

館內日常業務中有圖書館導覽服務,近年來更承接校史館等業務,為了吸収更多專業人員的經驗,圖書館特別在9月份安排了三場導覽人員的經驗分享,分別是:故宮博物院的曾淑芸小姐、國立美術館的張玲鈺小姐以及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陳志偉先生。這三位導覽達人精彩的導覽生活,曾被刊載於商業周刊1008期。聽過這三場講座後,深深瞭解到每一位都有兩把刷子,除了熱愛導覽工作外,更加用心經營這份志業,無怪乎有「超級解說員」的封號。

聆聽曾淑芸老師的講座,彷彿重臨觀賞米勒畫展的現場。曾老師用她善長的造型裝扮、生動靈活的肢體表現以及妙語如珠的文采,深深吸引住現場每一個人的目光。聆聽者像是在欣賞一場表演,但又可以從中得到對於畫作的一點認識與瞭解。整場講座聽下來,彷彿可以稍微掌握住米勒繪畫的一些特色,例如:畫面構圖重量的均衡性;人物聳然矗立於地平線上,強調如雕像般的人物繪畫風格;手部、頸部或肢體的描繪,強調出農民樸拙與刻苦耐勞的生活等。

因為聆聽張玲鈺老師的演講,而對這個以臺灣美術為定調的國美館有一點點的認識,看著影片中歷屆的國美館館長與該館各項的活動,深深體會到美育向下扎根的重要性。張老師說的好,想辦法吸引一個小朋友進美術館,因為一個小朋友進館也同時帶進了六個大人(爸爸媽媽、爺爺奶奶與外公外婆)來美術館。多好的行銷策略啊!是不是圖書館在推廣深耕閱讀的時候,也想想這種策略。聽著張老師的經驗分享,最感動是張老師的好學不倦,從一個不瞭解美術的門外漢,自掏腰包自學到今天在博物館、美術館的導覽工作上享有盛名,我想所堅持的就是一種終身學習的態度,先知自己不足,然後勤加學習。

聆聽陳志偉老師的演講也是獲益良多。也許因為陳老師本身就是戲劇系畢業的,因此他把導覽當成是一種表演,印象最深的是陳老師說:「在感動別人前,要先感動自己,因為觀眾的感覺永遠比我們敏銳」。可見導覽工作需要的是持續的熱情,若沒有熱情、若沒有持續的動力,將很難讓別人和你一樣enjoy在這個tour中。更佩服的是陳老師在分享導覽經驗中所提到的關懷與溫暖-他們的導覽員會隨身攜帶OK繃或面速立達姆軟膏,只為了那可能不到千分之一的小意外(因為參觀科博館的觀眾有很多是小朋友),把訪賓當成家人或好友一樣的對待,真的很難得!!還有在導覽過程中,陳老師提到:需要適時的運用一些合宜小道具,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,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善用說故事的力量。故事說得好,除了讓聽眾更快融入你所營造的情境外,還可讓聽眾瞭解到故事背後蘊含的深意,重新去思考問題與尋找答案的動力。

最後僅記下陳老師投影片所說的:「導覽者就像是一個表演藝術家」,在導覽前,如何來啟動自己的表演晶片呢? 這些是必備的步驟:
*專心準備
*瞭解觀眾
*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觀點
*模擬現場的聲光效果,找出最有利自己表演的所在
*不斷練習
*放鬆心情
*導覽時盡情享受 (當成是一場show)
*解說時的留白與留意觀眾的傾聽

看起來不難,但卻是需要經常提醒自己的,因為導覽工作很容易因為一次又一次的重複,而失去了新鮮感。從三位超級導覽員身上,看到了他們對於導覽工作的共同點,那就是passion,也許我們已經帶了圖書館導覽不下百次、千次,但都要善待所有訪賓的第一次。「客人至上,賓至如歸」,或許不是口號,而真的是服務理念的精髓。